展会是一种综合性的大型公共关系活动,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宣传企业形象。一个便捷的展会系统能够提高双方的效率,本文作者结合自己所做项目,总结展会系统的设计复盘,分享在系统搭建过程中的分析思路。
本文是笔者对于展会系统的设计复盘,分享在系统搭建过程中的分析思路。此外,基于项目的发起背景为出发点,拓展性的去设想不同的竞争诉求下,产品形态所可能呈现的演进方式,给予更全面的多维度思考。
一、基础介绍
展会是一种综合性的大型公共关系活动,通过运用各种媒介手段去达到宣传企业形象、推广产品、获取商机、追踪市场前沿动态,拓展及建立合作关系等目的。通过展会这个平台渠道,提供了与目标受众直接双向沟通的机会,社会组织及企业都会非常重视利用这种形式来塑造和展现其最佳形象。
展会的类型是多样化的,按不同的维度细分:
多样化的形式组合,让展会的举办,打破了时间和区域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的推广。
二、系统建设方
我们先梳理一下系统的建设方可能有哪些?进一步去细致分析每类玩家的优劣势,以及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观察展会系统的生态竞争格局。
三、用户分析
一场展会由主办方发起,展商报名参与,采购商、观众参会,嘉宾分享,媒体报道等等。具体看下各参与方承担的角色和诉求。
细分用户画像,在抽象分类得出共性和差异。这是个从下而上的分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更加体察用户的真实需求,了解局部细节后对于全局的把控,进而能更好的去设计产品的业务架构。而业务架构是产品的内核,是商业模式的设计与验证过程。
在系统建设的过程是按步骤层层推进的过程,初期的版本重点考虑让满足最小产品闭环的参与用户类型能正常的运行,后续再迭代最小闭环外的其他用户类型,让产品用户生态更多元丰富。
四、产品架构梳理
业务架构是内核,产品架构是骨架,信息架构是皮肤肌理。在全局思考上,在大方向上我们需要梳理清楚系统要建设好会有哪些核心点。当方向清晰时,我们才能更好的明白主次之分,以及调配适当的资源去实施支撑。分析视角我们可以根据展会的举办流程划分成展前-展中-展后3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用户参与时的心理动机、接触互动的节点等维度去剖析。按时间脉络梳理的重要问题如下:
五、系统功能的建设1. 招商
招商核心目的是期望有数量多且质量高的企业进行参与展会。从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把控这方两方面入手,在数量方面,分别是:
(1)争取资源扩大参会企业数量
①争取平台的资源支持
对于第二类平台机构类玩家,展会系统的建设意义非直接盈利,而是战略性的为平台主营业务拓客。在入口设计时,展会系统的入口可能是一个新的产品,或者是嫁接在已有的成熟产品中,开放一个独立的入口。后一种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原先成熟产品的高质量流量,发展节奏可以更从容。这里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争取平台上更多的资源去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具体的方式可以如下
②对符合参会条件的平台企业发送邀请函
充分利用平台已有的企业库,结合当前的展会的主题,按企业的行业,规模,地区等信息筛选出适合的企业,定向的发送邀请函。尤其是往期参与过的企业,由于有一定的参会经验,唤起企业用户的操作成本相对较低,还可以辅助以人工客服进行热情的邀请,或安排运营团队跟进挖掘。
③安排客户团队大力推进
可将展会企业用户增长作为一线客户经理的业绩指标之一,通过客户经理线下的营销跟进,完成制定的目标数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客户经理在多数情况下是会大批量完成企业参会的目标,其中很大部分企业可能之前不在平台内,这部分企业想要使用平台的展会服务,需要先完成平台的企业认证流程。企业认证过程要求收集具体的企业资质认证等若干信息证件,有一定的操作成本,且在平台审核环节需要一定的时间。遇到着急参加展会,或者是企业认证积极性不高难以推动的情况,为了快速的让这部分用户来到平台使用展会功能,后台开放给业务人员成批量的企业入驻申请及审核流程的快速通道,对于这一部分快速入驻平台的企业,相关的信息,可在后续继续补充完成。
对于平台来说,不同渠道的引流效果需要衡量,以便动态的去调整下一步的资源分配动作。对渠道引流用户的质量,需结合企业当前的实力以及和平台交互产生的行为去综合的进行界定。在企业当前的实力部分,可以从企业注册认证的信息中获取关键的指标,比如:企业规模、营收、所在行业等;另一部分关于企业在平台系统中发生的交互行为,需要进行跟踪。具体细化为可跟进的行为,比如:企业内部用户总数/活跃用户数、企业在平台发生的交易笔数(互动、洽谈、撮合等)、最近一次访问时间、留存率、使用总时长等等。
根据量化的数据,得出展会渠道获客的用户质量,通过数据可以追踪强化薄弱的部分进行重点的改进。
(2)参会企业的资质把控
根据实际需要主办方可以进行报名门槛的设置,比方说:增加报名费的收取、报名信息的审核等。
2. 线上布展
(1)主办方布展
① 主页内容
提供常规性的图文、视频的布置及展示,用户通过浏览进行信息内容的获取。在考虑到信息内容的展示效果时,我们可以考量下信息的展示效率及表达方式。对于一些内容策划能力较低的用户,如何降低他们的困难?我们可以通过提供标准化的模板及组件,去降低用户内容布置时的困扰。
这里提一下两个小设计。一个是增加展会议程的布置组件。我们思考在信息发布-用户浏览这种单向信息流动的形式外,是否还能加入互动参与式的双向信息交互?展会议程的设计出发点就源于此。展会议程的呈现形式是给用户清晰的时间进程线,展示每个时间点上的内容主题,主动安排用户的注意力资源。用户在看到感兴趣的环节时,可以自行设置时间点的事项关注。当对应时间点临近时,系统会自动推送消息给用户提醒其参与。
另外一点小设计是用户日历。在用户还可以通过查看自己的参展日历去了解自己的时间安排情况,对自己的时间安排有更好的规划。
②展商、展品的展示顺序
展会主页的内容展示信息量有限,主办方应安排最具吸引力的展商、展品在核心位置进行展示。系统需要支持主办方主动安排展商、展品展示顺序。当主办方有明确的想法时,对于展商、展品的展示顺序的安排不会有太大问题。而当主办方没有太明确的想法时,系统需要提供推荐展商、展品的参考建议。参考建议评价维度需要客户有依据,将重要指标与权重相结合得出推荐值。评估展商的维度可以从企业行业影响力、自身规模、展品数量、参展次数等维度进行分析;评估展品的维度可以从展品定位、浏览、收藏等维度进行分析。
另外,展商、展品的展示还可以开放部分系统推荐的区域,达到千人千面的效果。系统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喜好,推荐给用户更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③展品类目的划分
展品类目的划分从外表看,它是在展会主题之下不同细分领域的划分。它既可作为展品的类目,作为展品的分类依据;也可作为企业的经营范围,还可以是用户的兴趣范围。通过类目的划分这条主线,将企业经营领域-展品所属类分-观众兴趣范围串了起来,可作为用户画像-兴趣匹配的高权重参考要素之一。而在用户画像-兴趣匹配上,除了这个固定的设置带来的匹配外,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动态用户行为进行调整,比如:用户浏览行为、收藏行为等等。
④功能性模块建设
如何降低主办方布展时的内容策划量?我们研究展会举办过程中的一些核心环节,凝练成具体的功能小模板,主办方可直接进行拖拽后布置。比如:展会历程、要点回顾、精彩瞬间。提供关于展会历史发展脉络的回顾,有助新用户更加了解其历史影响。同时,对于展会的亮点,高光时刻进行聚焦展示,放大宣传其影响力。
(2)展商布展
参展商的线上展位的布置支持自由组合的模块化布置方式,提供不同类型的模块区域兼容图文及视频等多样形式,布置属于自己企业的个性化展位。遇到一些在线上展位装修上有困难的情况,系统提供了多套成熟的模板方案可供用户快速的一键装修。
此外,对于跨境展会支持中英版本双语言的展示。为了减少用户布置双语线上展位时的操作量,提供同步配置开关,开启的情况下,用户维护某种语言的展位内容时,文本内容可同步翻译至另一版语言的展位中展示。
主办方是展会的发起及举办方,对于展会的管理有着全权的把控。具体落实到系统的层面上,体现在可对展会的主页内容、展商的展示顺序、展品类目的划分、功能性模块建设等方向进行展会内容的整体管理。
3. 线下场馆管理
线下的展会举办涉及到更多人力、物力、资源等的调动。而场位安排,展馆布置属于前期需要落实到位的。展位的安排方式分为展商自主选择、主办方安排或者两种方式并存。一些大型展会涉及到的布展面积比较大,包含多个展馆不同展馆。
线下展位是展会上用来展出商品和图片等物品的单位空间。根据面积和装修风格的不同,分为标准展位和光地展位。
标准室内由主办方统一提供装修好的展位,比如标准展位为:3m*3m,并配备桌椅、射灯、插座、三面围板等。光地展位从最低单位36平方米起租,主办单位只提供展位面积,不含任何配置,一般企业自行进行特装修时选用。
对于允许展商自主选择的形式下,在参展商未完全了解展馆布局的情况下,如何降低展商的决策成本?
在初版上线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方案是引导主办方对展馆展区的平面布局图通过差异化的颜色区分,辅助文字说明进行指引,参展商根据图示找到位置—>记住编号—>返回选择页面进行选择。对于参展商来说,操作成本比较大。
比较理想的形式可以是提供展厅的全景图,精细化的包含每个展位的具体位置。和电影票选票的功能体验类似,更加直观。但这种方案的实现成本比较高,每场展会中展位的位置需要专门去设置。针对差异化的不同使用场景,我们可以在差异中寻找最小共性元素,把它封装成标准单元,用户可通过对标准单元的排列组合去实现差异化的布局诉求。
像是我们支持用户对于不同类型的固定展位及光地的起租面积进行设置,这些设置都是最基本的标准单元,用户可通过将不同的标准单元排列组合去还原线下实际场馆位置规划。
4. 权限分配
企业参展需要动用的人力是众多的,当参会企业获得参会资质后,需要安排企业中不同成员在展会系统中的使用权限,此部分采用RBAC模型(Role-Based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涉及系统、权限、角色、用户。
权限划分的粒度包含系统下菜单、按钮及数据维度范围。角色是对应一批具备相同权限的用户组,与权限进行关联,最后根据用户的任务职责分配对应的角色,用户可在系统中使用所配角色下的功能权限。
另外,考虑到多次参加展会存在重复权限配置的工作量,提供权限配置方案的保存与复用,在配置一场展会的企业内部用户权限时,可快速调用保存的方案进行局部修改。
被创建好的企业用户,登陆系统后仅可以浏览操作自己所属角色下的系统功能范围。同时,系统自动分配用户电子工作证。展会当中的电子工作证展示的信息包含:用户的基本信息、所属企业、参展性质、关联电子名片。
电子工作证的应用场景更多的体现在线下的交互场景中。比如:
5. 互动管理
线上形式呈现的展会,自然在用户空间感受力上有所缺失。如何还原线下近距离接触的乐趣,或以其他形式提供高质量的接触就是关键。考虑到此提供了以下方式:
(1)3D数字展厅/3D展品
在3D数字展厅部分,一种方式是运营团队配合采集线下展馆的实景图,通过技术对其进行立体空间的加工,同步还原线下场馆的实际效果;另一种对于无线下展馆的方案是通过对建模模块的组装应用去设计线上展厅。
用户在3D数字展厅中逛展时,获得了虚拟的立体空间感知,用户可在3D数字展厅自行走动。在逛展的过程中,可以具体查看场馆当中的展示位,相比于线下场馆场地大时需要体力奔波,线上逛展弥补了这点,可以实时感知当前在整体展馆当中所处的位置,快速切换到不同的场馆中。
在3D展品部分,用户在查看3D展品时,支持用户对于展品360度全视角的查看,以及通过手指收放操作对局部进行细节的放大查看。在查看展品立体视图的过程中,支持用户通过点击触点,同步关联展品的参数进行动态呈现。用户看到的不再是冰冷的参数,和割裂感的实物,而是强化突出了实物与功能间的联系。
在3D展品管理方面,由专门的团队进行建模呈现,与商品信息维护的成员可能不是属于同一拨人员。系统支持3D展品与展品详情的关联,而展品详情又配置了下单操作,通过关联,打通用户查看3d展品到下单的流程链路。
(2)直播间/会议室
对于需要1对多进行互动的需求场景,可采用直播间。直播间需要注意的是直播是氛围、节奏的把控,以及秩序的维护。对于一些更正式的沟通洽谈,私密性要求更高的沟通场景,可采用会议室。
(3)互动氛围小组件
此类小组件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趣味娱乐性,营造轻松开心的氛围,推动互动的热度。比如:3D签到墙、留言墙、现场提问;创意抽奖、即兴抽签、福袋等小活动;投票、评选、拔河红包等。此外,还可以开放定制化的展示位获取高流量用户群体的关注,比如:自定义大屏幕背景,电脑手机程序控制大屏幕等。
展会先锋:
商会协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名录,助力你业绩高飞。
名家讲堂:具有最全老师阵容,帮您事业家庭腾飞。
全国展会,全国商会,全国协会,全国企业名录,全国就业会刊持续更新中,每天每周每月都会更新,感谢持续关注,
展会先锋;24小时客服微信:371240006(展会名录全拼) 土豆号; yiye1314qq
持续更新中。可以充值会员下载您需要的任何资源,有问题客服24小时在线